大唐帝国历史还有大唐帝国唐羽

2023-12-30 11:42:16
手游辅助网 > 游戏攻略 > 大唐帝国历史还有大唐帝国唐羽

大家好,我是昊童,一个专注中国古代史的90后小编

这篇文章稍微有些沉重(唐朝的巅峰谁人不知,唐朝的低谷谁人又知),所以昊童尽量用简单明了的语句来为大家讲述,原谅我这次没写前奏直入主题(本文仅为个人见解)。

巨唐王朝的落幕

巅峰时期的唐朝几乎将周围所有的敌人都揍了个遍,凡与之接壤的国家要么臣服要么灭亡不会第二条路可选。强如阿拉伯帝国也是在唐朝的铁蹄下铩羽而归,诚然,他们是赢了,但付出的代价远远超过了唐朝,而且战后第一时间派人前往长安求和。

当时生活在唐朝的百姓都骄傲的称自己的祖国为“巨唐”,杜甫与韩愈曾说道

向使国不亡,焉为巨唐有

由天授陛下神圣英武之德,为巨唐中兴之君,宗庙神灵,所共祐助

唐高宗龙朔初年,唐朝疆域达1237万平方公里,虽然不及后世的元朝与清朝,但在当时来说已经是史无前例的庞大帝国。唐玄宗开元末年,精简官员,压制佛教,兴办义仓,收复失地,因而被后世学者称为中国历史上最繁荣昌盛的时期,没有之一。

但这一切都在唐玄宗天宝14年即公元755年12月16日当天戛然而止,那一天的安禄山与史思明共同带领汉,同罗,奚,契丹,室韦等各族精锐士兵(边军)共计15万人展开叛乱。这场史称“安史之乱”的内部叛乱持续了整整7年,也就是这7年,唐高祖,唐太宗,唐高宗,唐玄宗初期等共计4朝上百年所攒下的全部基业都被付之一炬。安史之乱后中原动荡,塞外失陷,藩镇割据,太监专权,更有千万百姓命丧黄泉,一代巅峰王朝最终还是无可奈何的走向了末路。

太监势力的崛起

安史之乱后唐玄宗被唐肃宗(李亨)遥尊为太上皇并架空,这位毁誉参半的伟大帝王从此便彻底消失在唐朝的历史当中,再也没有出现过。

李辅国,开元年间便进入唐肃宗府上为奴,经过近十年的奋斗他终于成为了站在皇帝背后的——太监!唐玄宗与唐肃宗分兵后李辅国力劝唐肃宗留下抗敌,并在唐肃宗拥有了强大实力后又力劝他直接称帝以避免将士不从,毕竟很多事儿都不是一个太子所能决定的。

当叛军被赶出长安后唐玄宗与唐肃宗都返回长安,但李辅国为了防止唐玄宗复辟就在唐肃宗的默许下对唐玄宗步步紧逼,最终将他困死在深宫之中,在此期间就连唐肃宗本人也无法面见唐玄宗,由此可见李辅国的势力。

安史之乱平定后李辅国在朝堂上一手遮天,凡与他作对的人无论大臣还是王公都没有好下场,就连唐肃宗的亲儿子都被李辅国诬陷致死。后来唐代宗上位后有感李辅国对自己的帮助就将他封为司空兼中书令,让这位太监名正言顺的成为了宰相(这个词昊童前几天解释过,不是一个具体的官职)。

后来李辅国被同为太监的程元振所杀,但程元振比李辅国更为嚣张。自此,唐朝的太监势力羽翼渐成,此后的数代皇帝都深受其害。

唐朝后期被太监迫害的皇帝包括唐代宗(权力被太监剥夺超过一半),唐顺宗(被太监逼迫退位),唐宪宗(被太监杀死),唐穆宗(军政大权全部被太监剥夺),唐敬宗(被太监杀害),唐文宗(被太监当成傀儡),唐僖宗(被太监当成傀儡),唐昭宗(这个末代皇帝不提了),从这儿也能看出来,唐朝自唐肃宗以后没有被太监势力大规模掣肘的皇帝只有唐武宗与唐宣宗两人。

两次中兴的努力

唐武宗会昌中兴

唐武宗本人是被太监势力扶持起来的,但他上位之后采用各个击破的方式逐一将那些对自己有威胁的太监与大臣剪除,因此也为自己留下了大概7年的改革时间(在位仅7年)。唐武宗在位期间对外击败回鹘(hu),对内拆毁寺庙佛堂,打压藩镇割据,也算是一位年少有为的皇帝。

在他拆毁寺庙佛堂期间,还俗的僧侣尼姑超过26万人,就连奴婢(被寺庙购买的奴隶)都有超过15万人,更别提那些占地宽广还不纳税的寺院土地。唐武宗的年号为会昌,所以此次复兴改革后世称之为会昌中兴。同时,唐武宗还是历史上“三武一宗”灭佛运动中的那一武,其他的包括北魏太武帝,北周武帝,以及周世宗。

大中之治

大中是唐宣宗的年号,而唐宣宗也是唐武宗的叔叔(关系有点乱)。唐宣宗也是被太监拥立上位的,而在被拥立上位之前唐宣宗一直表现的非常痴傻,目的就是为了让太监势力有所松懈并相信自己。唐宣宗上位后终结了之前的党派之争(牛李党争),还大肆打压太监势力以及犯法的皇亲国戚。

同时,唐宣宗积极的提拔有用的人才进入朝堂并减轻百姓的赋税,在得到了百姓的拥戴后唐宣宗又恢复了之前被唐武宗打压的佛教,目的是借助强大的佛教力量来巩固自己的统治。在外交上,唐宣宗接二连三的打败吐蕃,回鹘,党项,奚人等少数民族,为唐朝的外部安全做出了突出贡献(后人称他为小太宗)。

无可奈何的结局

唐宣宗去世后继位的唐懿宗与唐僖宗都是有名的昏君,他们既不能安内也不能服外,因此在唐僖宗时期各地的农民起义就已经大规模爆发,其中最为出名的就是——黄巢起义!唐僖宗后期朱温掌权,他以宣武节度使的身份进入长安将太监势力连根拔起,但同时也将忠于唐朝的势力连根拔起,自此,唐僖宗彻底成为朱温的傀儡。

朱温挟持唐僖宗来到洛阳,长安则被拆成废墟后一把火烧成了灰烬(长安就是从这儿开始被历朝统治者所放弃)。唐僖宗死后唐昭宗继位,唐昭宗本人也有点能力但可惜大势已去,而且当时朱温也被各地的征伐搞得头疼不已,因此将火都撒在了唐昭宗身上,没多久唐昭宗和亲属就被朱温全部诛杀,只留下了一个唐哀帝(李柷)。

天佑四年,朱温逼迫唐哀帝禅位给自己,并于同年称帝,改国号为梁,定都开封,五代十国正式开始。也是同年,唐朝正式灭亡,虽然后面还有后唐与南唐,但都无法证明他们是嫡系的李唐宗室,因此也不被后世学者所认可。

文章最后,唐朝中后期太监之所以能掌权,是因为自唐肃宗开始,太监都是握有兵权的,他们虽然威胁不到藩镇,但在长安城乃至皇宫内部,是绝对的说一不二,皇帝的更换也只是一句话的事儿!

历年今日:264年2月21日,钟会与姜维因叛乱被杀;1898年2月21日,谭嗣同等人创立南(湖南)学会;

千年西施,壶中美人。这“壶中美人”,说的就是紫砂壶中的西施壶。

清代吴梅鼎《阳羡名壶赋》,对西施大加赞许:“韵敌美人(美人肩)、格高西子(西施乳)”。

只要最紫砂有些许了解的人自然知道西施长什么样,西施也可谓是最常见、最经典的壶形之一。

设计界有句话叫做:“向经典致敬的最佳方式,是创造新的经典。”用在紫砂壶上也是一样的道理。

那么,作为传统壶形的西施,能衍生出多少种面孔呢?今天我们就来扒一扒西施的变装术!

经典款

往往看起来越简单的东西,越是耐人寻味。

紫泥西施

西施壶最早为明代壶艺大师徐有泉所创,壶型圆润饱满,恰如美女西施的丰满的乳房,曲线优美动人。

朱泥西施

因为此壶壶钮似乳头,壶把像纤细的腰姿,所以被称人成为“西施乳”。后人嫌“西施乳”不雅,改名为“西施壶”。

底槽清西施

扁西施

扁西施是由西施壶压低身筒演变而来,高雅格调的代表者。

紫泥 扁西施

略扁的身筒,在圆形壶钮的衬托下,再加上特殊的倒把与小短的壶嘴,显得十分可爱。

唐羽西施

唐代饮茶不用壶泡,而是用类似如今沱茶样的茶团和茶饼研碎放入壶中,文火之上慢慢煎煮。

紫泥唐羽西施

煎茶用的器具手柄细长,似羽翼飞升,称“唐羽”,最初源于唐代宫廷中的羽觞壶。

紫泥唐羽西施

传统的西施壶配以唐羽侧把,造型别致,既有古韵也有格调,之握此壶,仿若重回大唐光景。

紫泥唐羽西施

西施乳

西施乳以西施为原型,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动,壶盖隆起,更加丰满。

紫泥捂灰 西施乳

比原款西施更像是“西施之乳”,由上到下,过度自然,整把壶成圆融渐变之势。

红泥 西施乳

西施竹

在身筒不变的基础上,将嘴、把、钮全部拟态为竹的形状。

底槽清 西施竹

底槽清 西施竹

西施竹的主体壶身,完美演绎了浣沙女丰满诱人的美乳,而壶嘴、把、盖钮则取竹段,生动自然,挺拔清秀。竹自清高,壶亦清高。

底槽清 西施竹

无论是哪种形制,创造美的匠人总是想把生活中最美好的东西呈现在世人面前,西施的多幅面孔,每一幅都是我见尤怜!

作者:piikee | 分类:游戏攻略 | 浏览:22 | 评论:0